•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5年第5期760-766,共7頁

    中原經濟區農業現代化的狀態評價與定位推進

    作者:丁志偉,張改素,康江江,翟偉萍

    摘要:在梳理農業現代化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構建農業現代化綜合評價體系,基于熵權灰色關聯模型與空間分析方法對中原經濟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時空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時序特征方面,農業現代化綜合水平除1997年出現小幅下降外不斷提高,并且2002年之后增長幅度較大。其中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生產條件與生產效率水平呈現較穩定的增長;農村社會發展水平與整體變化類似,但2008年出現下降,且2009之后增長幅度有所下降;農業生態環境水平波動變化較大,呈現不穩定狀態。從空間分異情況看,鄭州、焦作、襄陽三市的農業現代化水平與其他地區差別較大,其余地區相鄰之間的差距較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等級層次相對不明顯。從整個分布格局看,第三、第四、第五級別區組成的區域占據了絕對主導并形成大范圍連綿分布區,第一、第二級別區分布范圍小且在鄭州及其北側小范圍集中,整個區域的分布格局極其不平衡且局部差異大。基于評價結果進行了原因解讀,并從時空兩個維度提出了定位推進建議。

    發文機構:河南大學環境與規劃學院/黃河中下游數字地理重點實驗室 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水平狀態評價定位推進中原經濟區agriculturalm odernizationlevelstate evaluationpositioning propulsionCPER

    分類號: F320.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