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德鑫,鄭炎成,李谷成,黃珂
摘要:傳統的生豬生產效率測算很少統籌考慮環境保護與生豬養殖業發展的雙重需要。本文采用基于方向性距離函數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產率指數法,將規模化生豬的“非期望”產出納入生產效率研究框架,對2006-2013年環境規制下我國規模化生豬的生產效率進行實證分析,研究表明:1)環境規制條件下我國規模化生豬生產率呈現一定幅度的增長,表現出“波動性”增長的時序趨勢特征和“差異化”增長的區域分布特征;2)不同養殖模式下均有一定數量的環境技術“創新者”出現,成為生豬養殖技術創新和推廣的主要力量,而且越大的養殖規模對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越顯著;3)考慮環境規制條件的規模化生豬生產率近年來受國家環保政策法令的影響不降反升,取得一定的“波特雙贏”效果;4)各產區生豬生產效率和最優養殖規模均存在一定差異,需視自身資源、環境和經濟等發展條件,選擇適度的經營規模推動生豬生產效率提升。
發文機構:華中農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湖北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生豬生產效率環境規制Malmquist-Luenberger指數環境技術“創新者”適度規模經營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hog industryenvironm ental regulationM alm quist-L uenberger indexenvironm ental technology innovatorsm oderate production scale
分類號: F323.5[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