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新艷,朱文玨,王曉海,符少玲
摘要:基于"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SLA)中生計資本概念,構建生計資本與農戶分工模式選擇的理論分析框架,利用廣東省農戶問卷調查數據,采用多項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生計資本對農戶分工模式的影響,探討推進農戶分工的可行途徑。結果表明,對于轉型為兼業偏農型農戶,存在顯著正向影響的變量為非農業就業培訓、勞動力人數,存在顯著負向影響的為農業技能培訓;對于轉型為兼業偏非農型農戶,存在顯著正向影響變量為非農業就業培訓、勞動力人數、村干部、人均收入,存在顯著負向影響的為農業技能培訓、平均年齡,勞均土地面積、是否貸款;對于轉型為純非農型農戶,存在顯著正向影響的變量為受教育年限、非農業就業培訓、人均收入,存在顯著負向影響的為農業技能培訓、平均年齡、三代人是否生活于本村與擁有的農機數量。據此計量結果,提出了促進兼業型農戶向純農型農戶或純非農型農戶轉換,引導農戶合理分工演化的政策建議。
發文機構: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生計資本分工兼業農戶廣東sustainable livelihood assetsdivision of laborby-businessrural householdGuangdong
分類號: F318[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