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5年第2期265-269,共5頁

    基于藍水資源的新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分析

    作者:蔡超,夏建新,任華堂

    摘要:新疆水資源匱乏,大部分水資源用于農業,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對于減小新疆農業用水量,優化水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將新疆分為南疆、北疆、東疆和伊犁河谷,利用18個氣象站2000-2009年的氣象資料,分析三種主要作物(棉花、玉米、小麥)的藍水蒸散量及藍水需水量。對四個地區農作物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對比分析調整前后藍水需水量變化。結果表明:1)基于農作物種植總面積不變原則,調整各地區農作物種植結構,全疆農作物藍水需水量減少近2×108 m3;2)基于水資源總量控制,在"十二五"規劃面積基礎上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藍水需水量減少10.56×108 m3,全疆糧食作物玉米和小麥產量均滿足規劃要求,棉花產量尚需進一步提高。以藍水蒸散量為工具,合理布局農作物種植結構,適當減小農作物種植面積,可以減少農業用水量,同時減小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

    發文機構: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關鍵詞:藍水農業用水種植結構水資源紅線十二五規劃新疆blue water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planting structurewater resource red lineTwelfth Five-year-planXinjiang

    分類號: S162.51[農業科學—農業氣象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S271[農業科學—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科學—農業工程]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