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娟,李德明,秦舒浩,代海林,姚彥紅,王瑞英,黃凱
摘要:在半干旱區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模式下,以馬鈴薯品種新大坪為試驗材料,通過在幼苗生長期揭膜(T1),現蕾期揭膜培土(T2)和不培土(T3)、盛花期揭膜培土(T4)和不培土(T5)、塊莖增長期揭膜(T6)、全程不揭膜(CK)7個管理模式,對耕層土壤酶活性的動態影響、土壤酶活性及產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揭膜時期的選擇對土壤酶活性的變化影響較大。在馬鈴薯苗期開始揭膜會使過氧化氫酶活性總體上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現蕾期揭膜能夠顯著增加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轉化酶活性均以馬鈴薯生長中后期高于生長前期;在現蕾期進行揭膜及培土能增加土壤轉化酶、磷酸酶活性,但會降低脲酶活性;在盛花期揭膜及培土有助于增加土壤脲酶活性。在馬鈴薯整個生育期,過氧化氫酶活性與脲酶、磷酸酶活性均達到顯著或極顯著的正相關,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達到顯著或極顯著的正相關;在各生育期各處理土壤酶活性與產量之間均未達到顯著的相關性。
發文機構:定西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甘肅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天水市麥積區蔬菜中心
關鍵詞:揭膜時期馬鈴薯土壤酶活性半干旱區mulch unveiling and ridging timepotatosoilenzyme activitysemi-arid region
分類號: S532[農業科學—作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