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5年第2期188-193,共6頁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綜合效益評價——以湖南省常德市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為例

    作者:彭成圓,蔣和平,劉學瑜,朱福守

    摘要:以湖南省常德市為例,運用因子分析法,從組織管理、保障服務、長效機制、經濟效益、技術進步、質量控制、社會與生態效益等七個方面,選取了6個定性指標和15個定量指標,構建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評價指標體系,測度了該市7縣1區2010-2013年實施標準化所取得的綜合效益。結果表明,各縣(區)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發展表現出非均衡性,漢壽縣、鼎城區和安鄉縣綜合排名在前,其取得的綜合效益得分分別為0.902 5、0.331 5和0.320 6;臨澧縣、澧縣和津市綜合排名靠后,其取得的綜合效益得分分別為-0.374 4、-0.365 2和-0.351 4。因此,為進一步推進常德市各縣(區)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發展,要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投融資機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適宜的農業產業結構,同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高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綠色食品的比重,增強農民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的積極性。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關鍵詞:農業標準化評價指標體系綜合效益示范區因子分析法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comprehensive efficiencydemonstration zonefactor analysis

    分類號: F324.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