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汀,劉愛寧,高雪松,鄧良基,李啟權,張世熔,吳銘
摘要:采用成都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變更數據和相關社會經濟資料作為研究的基礎材料,運用信息熵模型對研究區建設用地結構時空變化特征進行了研究,并對影響其信息熵變化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時間上,始末兩期對比,成都市建設用地結構信息熵、均衡度略有下降,優勢度略有上升;在空間上,研究期內主城區、近郊區信息熵表現為下降趨勢,遠郊區表現為上升趨勢,其中近郊區下轄區域信息熵變化特征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運用DPSv7.05進行灰色關聯分析可知:成都市建設用地內部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城鎮建設用地、交通運輸用地面積比例的增加和農村居民點用地、采礦用地、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建設用地面積比例的減少,這直接導致其信息熵的變化;成都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導致其信息熵變化的根本原因;政策規劃、區位條件和自然災害因素與信息熵變化也存在密切關系。
發文機構: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生態環境研究所
關鍵詞:建設用地結構信息熵時空分析驅動力分析成都市built-up land structureinformation entropytemporal-spatial changesdriving forcesChengdu City
分類號: F301.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