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欣,趙艷霞,武愛彬,秦彥杰
摘要:基于地形梯度差異分析淺山丘陵區土地利用變化及驅動因素,有助于針對地形特征進行土地利用規劃和調控。本文引入地形位和分布指數,采用疊加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基于不同地形梯度,探討了研究區土地利用變化及人文驅動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方向。結果表明:1)Ⅰ區(地形位1—10)海拔較低,地形平緩,為耕地、建設用地和水域的優勢分布區,土地利用動態度和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利用處于發展階段;主要人文驅動因子為年末總人口、人口密度、地區生產總值、常用耕地面積、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積、第二產業比重;2)Ⅱ區(地形位11-25)有一定地形起伏,是林草地結合的優勢分布區,土地利用動態度與土地利用程度均較低,土地利用處于調整階段;主要驅動因子為公路里程、農民人均純收入、第一產業比重;3)Ⅲ區(地形位26—50)海拔高,地形破碎度大,是林地的優勢分布區,土地利用動態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相對最低;主要驅動因子為第一產業比重、常用耕地面積、糧食產量。
發文機構: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科學研究所
關鍵詞:淺山丘陵區土地利用變化人文驅動地形梯度河北省hilly regionland use changeanthropogenic driving factorsterrain gradientHebei Province
分類號: F301.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