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亮,沈健林,鄒冬生,劉杰云,王聰,李寶珍,李勇,吳金水
摘要:以湖南省長沙典型紅壤性水稻土為對象,采用田間定位試驗,設置了不施氮(CK)、常規氮肥減半(50%N)、常規全量氮肥(100%N)、豬糞替代50%氮肥(50%N+PM)四個氮肥處理,研究豬糞部分替代化學氮肥對雙季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和水稻產量的影響。2012年結果表明,在早稻整個生長期和晚稻孕穗期以前,50%N+PM與100%N處理相比,其對土壤NH4+-N含量無明顯影響,而在晚稻完熟期,50%N+PM處理土壤NH4+-N含量增加了65%。50%N+PM處理在早稻移栽期、晚稻孕穗期、早稻晚稻乳熟期和完熟期較100%N處理顯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機氮(DON)含量,增幅在50%-102%之間。在整個水稻季,50%N+PM處理與100%N處理相比,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M)含量,提高幅度為21.5%-22.8%和5.3%-7.1%,而對水稻產量差異不顯著,但明顯高于50%N和CK處理。與CK處理相比,豬糞化肥配施和100%N處理的年產量分別提高了47.0%和32.9%。表明豬糞化肥合理配施可以維持水稻產量和土壤無機氮水平,同時可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改善土壤肥力。
發文機構:湖南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長沙農業環境觀測研究站
關鍵詞:豬糞化肥配施無機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碳可溶性氮水稻combined applications of pig manure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inorganic nitrogensoil microbial biomasscarbon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oil dissolvable carbonsoil dissolvable nitrogenrice
分類號: S151.95[農業科學—土壤學][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S511[農業科學—作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