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4年第5期644-648,共5頁

    稻田土壤還原性物質特征及與甲烷排放的關聯性分析

    作者:吳家梅,紀雄輝,霍蓮杰,彭華,官迪,盛姣

    摘要:以南方稻田土壤的定位試驗為研究對象,選取其中的五種不同施肥(無肥、化肥、豬糞+化肥、雞糞+化肥、稻草+化肥)處理,監測了水稻生長期間土壤活性還原性物質、活性有機還原性物質、亞鐵(Fe^2+)含量、土壤Eh值和甲烷(CH4)排放的動態變化,分析還原性物質與CH4排放的關系。結果表明,水稻生長前期稻田CH4排放通量、土壤活性還原性物質、活性有機還原性物質和Fe^2+含量均較高,并隨水稻生長呈逐漸下降的趨勢;而土壤Eh在水稻整個生育期介于-238至118 mv之間,且為水稻生長前期低,后期高。施用有機肥后的土壤活性還原性物質和Fe2+含量比化肥處理平均分別增加了13%和11%,而土壤Eh值則低于無肥和化肥處理。相關分析表明,CH4排放通量與土壤中活性還原性物質、Fe^2+均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而與土壤Eh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通過逐步回歸分析進一步表明,土壤中Fe^2+含量顯著影響稻田CH4排放,控制稻田土壤中Fe^2+含量有利于稻田CH4的減排。

    發文機構:中南大學隆平分院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農業部長江中游平原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新悅環境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有限公司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關鍵詞:稻田甲烷土壤活性還原性物質亞鐵(Fe2+)土壤Eh值paddy fieldmethanesoil active reductive materialferric ironsoil Eh value

    分類號: X511[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