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國勝,饒中秀,張錢,魏洪貴,李小江,劉紀昌,唐志剛
摘要:以鎘鉛復合污染土壤為對象,采用田間試驗,通過種植水稻、紅薯和小白菜,施用鈉基、鉀基和鈣基3種復合型螯合藥肥,分析土壤中Cd和Pb的固定效率,探討復合型螯合藥肥對降低農產品Cd和Pb含量的效果。結果表明,復合型螯合藥肥施用量在耕層土重的0.5%以上即可有效降低土壤中Cd和Pb的移動性,土壤中Cd和Pb的固定效率分別達到49.2%-66.2%和79.9%-93.6%,且可使稻米、紅薯干和小白菜等農產品中Cd含量降低至國家標準(GB 2762—2012)限值以內,其降低幅度分別為69.5%-79.7%、42.9%-47.6%和80.5%-83.7%;但對稻米和小白菜中Pb含量無明顯的降低作用。同時,該藥肥對土壤pH值和稻谷、紅薯及小白菜的產量無明顯影響。研究表明,供試鈉基、鉀基和鈣基3種復合型螯合藥肥可推薦用作鎘污染土壤的原位固定修復材料。
發文機構:株洲市環境保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亞熱帶農業生態過程重點試驗室 萊沃睿智綠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華東理工大學
關鍵詞:螯合藥肥重金屬鎘鉛原位固定修復compound chelating fertilizerheavy metalCdPbin-situ stabilization
分類號: X53[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