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4年第4期410-416,共7頁

    中部崛起提出9年來武漢城市圈縣域經濟空間格局演變——基于GPCA模型和ESDA方法

    作者:李勝坤,張毅,閆欣,曹娟,汪洋洋

    摘要:以縣域(縣、縣級市、市轄區)為研究單元,選用多項經濟指標,運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對“中部崛起”戰略提出9年來武漢城市圈經濟的空間格局演變進行研究。結果表明,2004年以來,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的縣域在空間集聚分布,集聚趨勢不斷增強;經濟“高-高”類型的縣域主要分布于城市圈中部,“低-低”類型的縣域多分布于城市圈邊緣;武漢主城區、蔡甸區、江夏區和鄂州市始終是城市圈經濟最具活力的地方,以城市圈幾何中心為圓心,由北部大悟縣開始到南部通城縣結束順時針畫一個半圓所經過的區域大多處在經濟的冷點區;經濟的空間均質性在南-北和東北-西南方向上出現“下滑”,在東-西和東南-西北方向上不斷增強;隨著時間推移,圈域經濟的空間格局由“雙峰”狀演變成為“單峰”狀,經濟更加集中在以武漢主城區、蔡甸區和江夏區為核心的區域。

    發文機構: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關鍵詞:區域經濟格局演化全局主成分分析空間變差函數武漢城市圈Regional economyevolvement of spatial patterngeneraliz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emi-variancefunctionWuhan Metropolitan Area

    分類號: K902[歷史地理—人文地理學]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