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4年第3期268-272,共5頁

    美國農業補貼政策演變及對我國的啟示

    作者:李萬君,李艷軍

    摘要:美國農業補貼經歷了孕育、誕生與發展、淡化、調整和新發展五個階段,具有補貼投入數額巨大、以“黃箱”補貼為主;側重主要農產品和大農場主;相關法律法規健全,輔助支持政策完善;充分做好前期工作,及時修正和調整以及著眼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等特點。因此具有有效應對農業生產風險,消除農民后顧之憂;提高農產品貿易競爭力,拓展國際市場以及發展現代農業,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效應;同時,農業補貼陷入惡性循環,導致政府財政負擔增加、土地過度使用和環境遭到破壞,加劇了農戶貧富差距、降低了農民“免疫”能力以及容易引發國際貿易摩擦。上述總結為我國農業部門明確補貼目標、構建補貼體系、完善補貼機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兼顧效率和公平,以及實現從“黃箱”到“綠箱”的轉變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發文機構: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湖北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關鍵詞:農業補貼農產品價格環境保護食品安全可持續發展國際貿易agricultural subsidyfarm product pric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ood safe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trade

    分類號: F323.8[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