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4年第2期151-157,共7頁

    基于空間計量模型的安徽城鎮化發展與農民增收實證分析

    作者:郇紅艷,譚清美,孫君

    摘要:運用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方法測算安徽省農民收入與城鎮化發展的空間自相關性和局部集聚空間格局演變,在此基礎上分別建立2000年和2010年城鎮化發展與農民收入關系的空間杜賓模型和空間滯后模型,研究城鎮化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程度和變化趨勢。結果表明,安徽農村居民收入存在正的空間自相關性,低收入集聚區自安徽西部向西北部轉移,高收入集聚區隨皖江城市帶“兩點一軸線”蔓延;城鎮化發展在局域呈現以淮北為“極點”和巢湖為“洼地”的格局;運用空間計量模型分析顯示農民收入空間溢出效應能夠顯著促進農民增收,避免經典回歸忽視空間因素導致對影響程度的高估,城鎮化發展有助于農民增收,2010年較2000年作用程度增長188.67%,對工資性收入增長的帶動作用更強,而農業產業結構單一不利于農民收入提升,特別是缺少非農就業機會,制約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

    發文機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阜陽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關鍵詞:城鎮化農民收入空間相關空間計量模型安徽省urbanizationfarmers' incomespatial correlation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Anhui Province

    分類號: F291.1[經濟管理—國民經濟]F014.4[經濟管理—政治經濟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