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現代化研究 · 2013年第5期622-626,共5頁

    區域農田生態系統正、負服務價值時空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山東省為例

    作者:祁興芬

    摘要:在統計數據的基礎上,以山東省為例采用生態經濟學方法估算農田生態系統的正、負服務價值及其時空變化,并運用灰色關聯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2001~2011年農田生態系統正、負價值均呈增加的趨勢,正生態服務價值年均增加55.2×10^8元,環境污染產生負價值最大,變化范圍在174.94×10^8-299.35×10^8元之間;化肥、農藥產生負價值呈減少趨勢,地膜產生負價值比例逐年增加。2011年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存在空間差異,正服務價值最高的是臨沂市,負價值中菏澤市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濟寧、德州等水資源消耗最大;水資源利用、作物種植面積、有效灌溉面積等因素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農藥、化肥的施用對農田服務產生正價值,又影響到農田服務的負價值。

    發文機構:德州學院地理系

    關鍵詞:農田生態系統負價值灰色關聯分析山東省farmland ecosystem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th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Shandong Province

    分類號: S181[農業科學—農業基礎科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