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標,房驕,許清濤,李玉波
摘要:基于農業物質投入的五個方面:化肥、農膜、農藥、農用柴油及農村用電,利用農業碳排放量估算模型,計算吉林省1999—2011年的農業碳排放量,分析農業碳排放總量、組成結構以及農業碳排放強度的動態變化,結果表明:吉林省農業碳排放總量變化分為二個階段,即波動增長階段和穩步增長階段。碳排放總量由1999年的205.3632萬t增加到2011年的371.7199萬t;農業碳排放總量的組成結構保持不變,依次是化肥、農村用電、農膜、柴油、農藥碳排放量;農業碳排放強度從1999年的505.2855kg/hm^2升高到2011年的711.7935kg/hm^2,其與人均GDP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呈三次函數曲線,預計2012年將達到轉折點。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人口總數、人均GDP、農業貢獻值、農用機械總動力、農戶固定資產投資等驅動因素的彈性系數分別為2.6806、0.0767、0.2160、0.1247、0.0572。時間序列預測模型顯示:2012—2016年,吉林省農業碳排放總量將由392.4663萬t增加到494.1911萬t,農業碳排放強度由709.1317kg/hm^2下降到561.4089kg/hm^2。吉林省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變現有的農業生產發展模式、改善農業生產結構,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否則,吉林省農業減排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發文機構:白城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學院 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
關鍵詞:農業碳排放環境庫茲涅茨曲線STIRPAT模型驅動因素吉林省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TIRPAT modeldriving factorsJilin Province
分類號: F323.2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