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陽市旌陽區1803個土壤采樣點數據,采用地統計學和回歸分析方法,對其土壤全氮和堿解氮的空間變異特征進行分析,探討不同因素對其空間變異的影響。結果表明,研究區土壤全氮和堿解氮含量范圍分別為0.52...
基于張家界市各鄉鎮位置對土壤中總硒含量進行普查(采樣點不包括巖石露頭、嚴重的工業污染和垃圾傾倒點),結合張家界市土壤背景值及采樣點的經緯度,劃分出張家界市富硒土壤分布圖,發現其總硒含量平均值為0.38...
以黃河三角洲區低鹽和高鹽土壤為對象,采用盆栽棉花試驗,分析不施肥(CK)、施化肥(NPK)、秸稈+化肥(S+NPK)、牛糞+化肥(M+NPK)處理下棉花生長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溶解性碳、氮的含量...
以2013年三江平原富錦市實地調查和采樣數據,1981年國家第二次土壤普查數據和各種輔助圖件為基礎,運用地統計學、統計學和GIS技術等研究方法,分析三江平原富錦市農田耕層土壤有機質(SOM)空間分布特...
基于湖南省1950-2013年農業水災資料,運用數理統計、移動平均法等方法,分析了農業水災的演變特征。結果表明,近64年來以農業輕災頻率最高,重災和特大水災多發生在1982-2005年間,約4-5年一...
以一窩紅甘薯品種為試驗材料,于2009-2012年設置甘薯多年連作(對照,T1)、休閑地-甘薯(T2)、玉米-黑麥-甘薯(T3)、玉米-休閑-甘薯(T4)、(大豆‖豌豆)-休閑-甘薯(T5)、大豆-休...
以2009年土地利用調查數據和DEM數據為數據源,運用核密度估計、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和空間變差函數等方法,從分布、規模和形狀3方面對秦巴山區的竹溪縣鄉村聚落空間格局展開研究,并分析不同地形梯度下的鄉村...
村鎮體系與城鎮體系規劃的核心差異在于村鎮不能保證人口增長和集聚,存在人口遷出的現象。以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為例,應用第5次和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針對中國西南山區的特點探討了村鎮體系規劃方法。并通過分析人...
以長江三角洲為例,通過DEA模型計算1994-2012年長江三角洲縣域農用地效率,運用變異系數和趨勢面分析等方法對農用地效率進行了評價;并利用空間自相關Gi*指數模型對農用地效率類型劃分。結果表明,1...
運用生態綠當量數學模型,計算湖南省岳麓山風景名勝區各類用地的綠當量和總綠當量,探討了生態旅游系統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的生態標準,以評價其生態旅游環境。結果表明,目前岳麓山生態旅游景區的森林覆蓋率略低于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