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生產雖然實現了“十一連增”,背后卻隱藏著許多危機,如何在實現糧食產量增長的同時又能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當下中國面臨的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國13個糧食主產區的省際面...
非自愿遷移人口生計轉型困境及如何提高其可持續發展能力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本文以生態移民為研究對象,借鑒目前較為成熟的農戶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利用內蒙古達茂旗7個牧區生態移民安置區的移民調查數據,運...
新生代農民棄農是當前和未來農村改革發展遇到的重大約束性難題。基于國家農業統計數據,結合對山東省莘縣相關實際調查,分析當前新生代農民棄農的現狀及其對農村發展的影響,探討新生代農民棄農的原因。結果表明,新...
在現代農業背景下,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人力保障。以湖南省涉農高職院校為例,分析了涉農高職院校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的優勢、培訓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路徑及對策。結果...
農業產業集群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形態,對于當前我國農業轉型發展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農業產業集群的含義、模式及其形成階段、演化特點和制約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農業產業集群所經歷的孕育與...
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是推進農業生產與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實現我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及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論述了農業生產性服務...
改革開放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長三角地區工業化和城市化互促推進,生產要素加快集聚,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有力推動全地域資源要素的均衡化配置,形成了鄉村地區空間高密度均質化轉型的獨特趨勢,主要表現為鄉村生...
地理標志作為新型知識產權,具備獨特品質和品牌價值,對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文章對江蘇省地理標志展開研究,并對其農產品地理標志的空間格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重點分析。研究表明,江蘇省農產...
為了找出制約設施園藝效益的因素,使設施園藝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途徑,運用投入產出法和本量利分析法,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上,對中國設施園藝的經濟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日光溫室全國平均產投比為2.62,以北方...
本文運用ESDA空間相關分析理論,結合GIS技術和GWR模型,探討了2000-2010年江西省農業化肥施用的地域格局變化規律及其驅動機制。結果表明:研究期內化肥施用負荷量各年均值表現為先升后降,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