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推進,全國主要集體林區已基本完成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林改后的集體林地承包經營實踐中還存在著林地經濟效益受阻、生態公益關注不夠和林地資源浪費等問題。林地承包立法針對性差,林地...
在概述了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生態畜牧業內涵的基礎上,總結了生態畜牧業的發展類型;依據生態畜牧系統耦合理論,提出了三江源區生態畜牧業應以保護生態為前提、以資源循環利用為目標、以現代綠色生態養畜經營方...
把旅游業發展成為庫區的支柱產業是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當然選擇和現實選擇。本文從庫區旅游業的"外延式發展"和"內涵式發展"兩個方面,討論了旅游經濟對區域經濟社會的影響機理,論述了在旅游經濟要素的擴張與...
"都市農業"概念模糊和爭論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研究的深入,這種模糊和爭論實際上是由于人們在不同場合使用這一概念來反映本質上不同的三種農業活動。基于澄清概念的需要,我們認為可以使用"都市農業""、城郊農業...
本文基于1992年到2009年的數據,研究了三峽庫區的就業結構偏差問題,發現三峽庫區就業結構偏差呈擴大趨勢,已嚴重影響了三峽庫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現代化步伐,并使庫區農村長期處于貧困落后狀態。從制...
7月5日,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組織專家組對中國科學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創新三期建設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
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成為農民工的主體,該群體具有一些不同于傳統農民工的新特征:平均年齡與初次外出務工年齡較低,未婚者居多;受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水平相對傳統農民工有所提高;偏向于選擇勞動環境和就業條件更好的...
生態移民是實現扶貧開發與保護生態環境雙贏的必然選擇。寧夏西海固地區是我國六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這里自然條件惡劣,長期面臨著貧困與生態環境的雙重壓力。寧夏在"十二.五"期間實施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生...
中部地區是我國糧食主產區,1978-2008年其糧食產量占全國比重平均為30.33%。運用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糧食生產的相關數據,采用糧食生產波動指數,對中部地區糧食生產的波動特性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從耕地變化的角度,分析江蘇省糧食生產地域分化過程:1990~-2009年,在總量相對平衡下,江蘇省糧食生產格局從地區平衡自給轉向糧食余缺不均高度分化狀態。耕地數量減少和耕地用途變更,直接導致蘇南地區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