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亞氮(N2O)是第三大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顯著影響。稻田是重要的N2O排放源,追蹤稻田N,O產生及排放關鍵過程的微生物調控機制,可以為農田土壤氮素循環研究以及稻田N2O減排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喀斯特地區地表關鍵帶結構十分復雜,土層淺薄且持水能力弱,地下裂隙多而滲透速率快,導致地表水分虧缺頻繁、生態脆弱、污染物擴散快速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喀斯特地區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對深刻理解其...
土壤有機碳是衡量生態系統穩定性、土壤健康與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標。喀斯特峰叢洼地土壤具有土被不連續、土層淺薄、高鈣、微堿性等特點,造成其有機碳分布、積累與穩定機制有別于其它巖性發育的土壤。基于此,我們在過...
評估生態系統氮狀況對預測全球變化背景下生態系統的固碳潛力及生態演替的方向與進程均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我們開展了比較系統的研究以回答二個關鍵科學問題,即氮是否限制喀斯特區植被恢復,以及喀斯特森林氮狀況與...
1978年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會議,將建立農業現代化綜合科學實驗基地列為國家的重點項目之一。這一年,經黨中央批準,中國科學院與湖南、河北、黑龍江三省合作,分別在湖南桃源、河北欒城和黑龍江海倫3個...
稻田是我國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家糧食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水稻土有機碳循環既是土壤物理、化學、生物過程和土壤肥力的基礎,又與土壤固碳功能、溫室氣體產生和排放密切相關。近10年來...
為了探明湖南省郴州市典型土壤在中國土壤系統分類中的歸屬,選取郴州市8個典型土壤剖面,通過查閱資料、野外調查取樣和室內分析,參照《中國土壤系統分類檢索(第三版)》和中國土壤系統分類土族和土系的劃分標準,...
《農業現代化研究》于1980年7月創刊。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技學術刊物,科學出版社出版。1992年-2017年《農業現代化研究》連續8次列入北京大學出版社...
糧食問題是關乎我國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糧食生產格局的變化對于糧食供需平衡及糧食安全問題有潛在的影響。基于1997-2016年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劃的面板數據,運用重心模型分析了我國糧食生產重心的具體演...
為篩選出南方地區辣椒(Capsicum annuumL.)生長最適宜的灌溉負壓值,采用土壤盆栽試驗的方法,選擇2種典型菜園土壤(潮菜園土和紅菜園土),研究3個給水負壓(-5.0 kPa、-10.0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