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農業生產函數模型,采用嶺回歸方法,以黑龍江省墾區和普通農區為研究對象,定量分析了勞動力、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投入對不同類型農區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結果表明l(1)黑龍江墾區投入要素彈性系數均高于普...
基于循環經濟的“5R”原則,文章選取經濟與社會發展、資源循環利用、資源減量投入、資源環境安全4類16個參評園子構建了循環農業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結果表明:從2000-2010年河西走廊地區循環...
本文采用資源稟賦指數法、概率優勢分析法和綜合比較優勢指數法,對中國細羊毛生產布局的比較優勢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國細羊毛生產布局在總體上呈現出逐步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非農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和飼草料資源...
苕溪水系是太湖的重要支流,近年來沿水系農業發展帶來的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流域的水源環境。針對這一現狀,論文在對苕溪流域農業面源污染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維特色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模...
利用1996-2010年省際面板數據,運用DEA-Mamquist指數法模型,分析了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TFP)增長的構成即農業技術效率提高(Tch)和農業技術進步(Tch),并解釋了不同區域農業全...
中國畜牧業發展正面臨資源環境的雙重約束,本文選取土壤環境承載壓力、水環境承載壓力、飼料糧自給壓力和飼草自給壓力4項指標,測算了1990-2010年中國及2010年國內各地區畜牧業資源環境承載壓力,研究...
特色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優勢,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促進區域現代農業發展。本文依據特色農業的內涵要求和福建省現代農業發展區域環境條件與特色,從特色農業視角,分析了福建省現...
現代農業的主導功能包括經濟、生態調節、就業和生活保障、休閑和文明傳承等多功能,它從傳統農業的單一經濟功能向多功能拓展,并受到自然、經濟和社會的三重屬性制約。為了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政府對農業...
本文從林業資源、林業生態、林業產業、林業保障體系,分析了貴州省林業發展現狀;指出了貴州省在森林資源分布、林業總產值和產業結構、林業資金投入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貴州現代林業發展應科學規劃全省林業布局、...
天津的農村城鎮化、工業化與都市農業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主要經歷了自主自發分散發展和有組織示范帶動集約化發展兩個階段。本文從農業發展的約束條件、農業發展目標、農業增長方式、社會對農業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