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
    • 08月05日

      農戶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需求優先序研究——基于15省微觀調查數據的分析

      當前農業社會化服務供需并不平衡,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滿足。從農戶需求視角入手,綜合運用首選項決定法、加權頻數法和聚類分析三種方法,從整體和不同群組層面分析當前農戶對種苗提供服務、農業技...

    • 08月04日

      征地滿意度、非農就業與失地農民市民化程度探析

      基于征地項目、征地程序和征地補償三個層面研究了征地滿意度因素對失地農民非農就業及市民化程度演變的影響機制;在此基礎上,運用SEM模型對長三角地區858戶失地農民數據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總體上失地...

    • 08月04日

      農戶信貸配給下借貸福利效果分析

      運用Biprobit模型和Switching模型,對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247戶農戶調查的微觀數據,分兩個階段對農戶受到信貸配給的影響因素及程度和信貸配給下農戶的福利效應進行計量分析,結果表明:金融資產...

    • 08月03日

      基于人口空間分布特征的新型城鎮化路徑分析——以四川省為例

      新型城鎮化是中國社會經濟轉型期間提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實現中國經濟進一步增長的戰略舉措。相對于傳統城鎮化的進程,新型城鎮化以人的公平發展權為核心。四川作為西部后發省份,人口流動是其城鎮化的重要因...

    • 08月03日

      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再讀《農業與工業化》的啟示

      基于《農業與工業化》的主要思想,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為順利推進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分別從市場經濟的思想、農業的基礎地位、農業的轉型升級、工業化的推動要素,及工業化與城鎮化等...

    • 08月02日

      羅振玉農學思想研究

      為厘清羅振玉農學思想的發展脈絡,探索其作為近代農學的實踐者與開拓者為中國近代農業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采用原始文獻分析與考證法,考究羅振玉系統的農學思想演進軌跡。羅振玉在研究、傳播、實踐西方近代農學的艱...

    • 08月02日

      秦漢時期山林川澤的保護及其經濟背景

      秦漢學者強調對于自然資源要取之有度、節制消費,保證各種生物順利長養,并形成了山林川澤"以時禁發"的思想。秦漢政府重視山林川澤的保護,將"以時禁發"的精神落實到了國家法令之中。然而,秦漢時期保護山林川澤...

    • 08月01日

      萬國鼎農史數字圖書館構建的實踐與思考

      萬國鼎是我國著名的農史學家,對中國農業歷史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其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學者對萬國鼎的研究成果以及所搜集的資料都極為關注,進而使萬國鼎本人及其相關資料成為學術界研究中國農史不...

    • 08月01日

      關中傳統民居門樓的成因及分布探究

      作為一種內涵豐富的文化形態,關中民居門樓在關中各地區均有分布,并各具特色。其主要類型有屋宇式、隨墻式和地坑式。通過對關中傳統民居門樓成因及分布的分析,指出關中民居門樓由于受到自然條件、宗法禮制、社會、...

    • 07月31日

      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社會基礎分析

      農業規模化經營離不開農村社會資本的支持。在現代農業型的農村社會中,傳統社會"差序格局"的社會結構中穿插著情感、利益、權力等多重因素,對傳統農村社會關系網絡有了新的影響。其中,人情關系仍發揮著主導性作用...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