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祁樹紅
摘要:國有資產是從新中國成立后在國營企業中逐步形成的,其來源主要有國家直接撥給的,有對私改造收入的(集團企業作代管資金),有原材料、產成品、庫存商品增值的,有企業積累和留利基金形成的公積金(生產發展基金)等,當時作為企業自有資金(資本金)。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建立與完善,國營企業深化改革,國家與企業關系理順,多數企業改制是為內部職工出資的股份合作制企業,將國有資產仍保存在企業生產經營周轉之用,改制后企業自有資金有國家、企業、職工投資或社會募股三塊構成,確定注冊資本與運用,國有資產作為投資,在改制企業中經過幾年的實踐,從目前來看,因諸多原因,企業普遍不能增值,有的甚至保值都沒有了。破產企業的國有資產和土地使用計價全部無償給企業,還不夠支付離退休人員轉向社保費、職工的安置費。此外,多數企業借款都以資產作抵押,其中有很大比例將國有資產作抵押,如生產經營虧損,有意無意成為斧底抽薪,為確保國有資產不受損失和少受損失,達到保值增值,本文提出一些設想,作共同探討。
發文機構:金華百貨有限公司
關鍵詞:中國國有資產保值國有資產增值國有資產管理審計監督
分類號: F123.7[經濟管理—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