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借鑒戰略管理的研究范式構建企業戰略、資本結構與績效關系的一般框架,并選取2006—2008年度我國滬深兩市醫藥生物制品和信息技術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實證研究高新技術企業戰略對資本結構和績效的影...
時間差異、空間差異和產業差異造就了不同特質的中小企業。然而,在學術研究和各國政策體系中,中小企業大多被先驗地視為一個無差別的整體,這一認識導致中小企業政策目標不明確,缺乏針對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本文認為,對企業本質的不同認知形成了不同的企業社會責任邊界觀。主要基于學科理論假定的企業本質觀所推演得出的四類企業社會責任邊界觀對企業社會責任內容構成的認知明顯失之偏頗,無法有效指導企業社會責任實踐。...
本文將商業模式熱潮與新經濟的特定時代背景聯系起來,論證了商業模式的特殊功能在于它的"蓄利"效能,此效能通過影響經營預見性而對企業發展產生影響。開發了一個基于規則的商業模式容器模型,系統揭示了商業模式的...
物流外包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本文首先從核心競爭力、交易成本、供應鏈管理和專業化分工四個理論視角對物流外包興起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然后根據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產出數據估算了我國制造業...
隨著外資在中國經濟參與度的加深,中國能否借助外資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從資本形成的角度橫向分析外資對廣東和江蘇區域經濟增長的短期和長期效應。研究表明,外資對廣東經濟增長只...
產業技術創新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核心動力,明晰不同產業在產業群體創新中的地位與作用,是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的關鍵。本文分析了技術關聯在產業創新中的四種作用機理:需求拉動效應,利潤驅動效應,技術創新轉...
蘋果公司向顧客提供的究竟是商品還是服務?將商品與服務明確區分在工業經濟時代是比較容易的,背后體現的是商品主導邏輯;但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今天,這種區分變得相當困難。越來越多的公司像蘋果公司那樣提供的既...
21世紀以來,中國的產業政策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與抑制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為目標;從政策的實施手段上來看,目錄指導、市場準入、項目審批與核準、供地審批、貸款的行政核準、強制性清理(淘汰落后產能)等行政性...
化石能源補貼改革將對不同區域、不同收入階層的城鎮居民產生諸多的、差異性影響,這種影響對于地區差異明顯的中國而言更為復雜,深入剖析這種差異性影響及其根源對推動中國化石能源補貼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