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6年第7期36-47,共12頁

    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不利于糧食生產嗎?——對農戶要素替代與種植結構調整行為及約束條件的解析

    作者:鐘甫寧,陸五一,徐志剛

    摘要: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糧食生產是否受到了沖擊及受到沖擊有多大,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本文從理論和實證兩方面深入剖析了農戶勞動力外出務工后的要素替代與種植結構調整行為及其對糧食生產的影響,以及不同約束條件下勞動力外出務工對糧食生產的影響。結果表明,外出務工會促使農戶要素投入結構和種植結構調整,增加機械要素投入并提高糧食播種面積比例,進而從整體上增加了糧食播種面積。為了減少農業勞動投入,農戶增加勞動投入少、機械易于替代勞動力的糧食生產是一個相對理性的選擇。不過,勞動力外出務工對糧食生產的影響要面臨機械替代勞動力的難易程度和種植結構調整空間等約束條件的制約。在不適宜機械作業的丘陵山區,外出務工對糧食生產的促進作用會被削弱;在城市郊區,由于城市農產品市場容量大,種植結構調整空間大,外出務工對糧食生產的促進作用也會被削弱。

    發文機構: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中國糧食安全研究中心

    關鍵詞:勞動力外出務工糧食生產要素替代種植結構

    分類號: F326.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