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6年第3期65-81,共17頁

    環境全要素生產率與農業增長:基于DEA-GML指數與面板Tobit模型的兩階段分析

    作者:杜江,王銳,王新華

    摘要:本文構建了1991~2013年省級種植業投入產出與污染排放面板數據,利用GML指數方法測算農業技術進步、環境技術效率與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并建立面板TobR模型分析這三種指數的影響因素,同時驗證三種指數與農業增長之間是否表現出類似于庫茲涅茨曲線的“倒u型”曲線特征。本文主要結論有:①農業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主要由技術進步推動。②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及其成分變動的地區差異與省際分化明顯。東部地區環境全要素生產率與技術進步代表全國最高水平,西部地區技術進步處于全國最低水平,而中部地區環境全要素生產率、環境技術效率最低;東部地區省份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大多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中部地區省份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則大多低于全國平均水平。③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及技術進步與農業增長之間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控制變量對三種指數變動的影響則各不相同。

    發文機構:武漢輕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農業增長環境全要素生產率“倒U型”曲線GML指數面板Tobit模型

    分類號: F124[經濟管理—世界經濟]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