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5年第12期63-74,共12頁

    有效破解糧食安全問題的新思路:著力發展牧草產業

    作者:王明利

    摘要:2003~2014年,中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一連增”。與此同時,中國農業也面臨著諸如水土資源短缺、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生態環境壓力加大、生產效率仍然不高等突出制約。傳統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思路必須更新,必須從一個全新的、更廣的角度重新思考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之策。本文提出,應從整個食物系統來重新定位糧食安全,當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本質上是飼料糧的安全問題,說到底是畜產品的充足供應和質量安全問題。中國農業結構基本上每隔20年左右調整一次,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到改革開放前是“以糧為綱”的單一結構,從1978年到1992年期間是“糧+經”的二元種植結構,從1992年到目前階段是“糧+經+飼”的三元種植結構。目前中國農業結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窗口期”。當前的“糧+經+飼”種植結構中,飼料作物種植面積占比實際上已達20%以上,但牧草種植面積占比一直徘徊在1%左右,牧草產業發展長期停滯不前。必須將牧草產業引入農業生產系統中,推進實施“糧+經+飼+草”的四元種植結構,從而達到直接或間接增加糧食產量,直接或間接降低對糧食的消耗,最終實現多元途徑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目標。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關鍵詞:牧草產業糧食安全食物安全種植結構

    分類號: F326.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