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5年第11期63-76,共14頁

    不良貸款約束下的農村信用社績效——來自陜西省8市86個縣(區)的證據

    作者:李婧,朱承亮,鄭世林

    摘要:基于2000~2008年陜西省8市86個縣(區)農村信用社教據,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產率指數對不良貸款約束下的農村信用社效率與全要素生產率進行了測度分析,并對其宏微觀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發現:考察期內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處于靜態低效率和動態生產率增長狀態,生產率增長主要來源于技術進步;2003年啟動的農村信用社改革未能提高陜西省農村信用社績效,反而使其效率和生產率出現雙雙下滑的趨勢;不考慮不良貸款約束會導致農村信用社效率值的高估和全要素生產率的低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業務創新能力對農村信用社績效有負向影響,資本流動性、資本穩定性、企業規模對農村信用社績效有正向影響。本文研究表明,亟待啟動新—輪農村信用社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點工作,優化資產質量,提高核心資本充足率,增強資產流動性,健全業務創新機制。

    發文機構: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收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績效SBM-Undesirable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生產率指數

    分類號: F832.35[經濟管理—金融學]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