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5年第7期31-45,96共16頁

    誰從“家庭捆綁”式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獲益?——來自CHARLS數據的經驗分析

    作者:寧滿秀

    摘要:本文運用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項目2011年全國基線調查數據,采用異質性處理效應模型實證分析了中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框架中的“家庭捆綁”機制對家庭代際經濟轉移的“擠出”效應及其程度,由此評價“家庭捆綁”制度安排對老人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在控制了選擇f生偏差和不可觀測異質性因素以后,研究發現: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初期,“家庭捆綁”機制并沒有對傳統家庭養老產生強烈的“擠出”效應。②不可觀測的異質性因素導致最有可能被“家庭捆綁”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覆蓋的老人獲得成年子女經濟轉移凈額最少,相反,那些沒多大積極性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老人卻能獲得比較多的子女經濟轉移凈額。由于代際支持行為主體所處經濟環境的動態性導致代際轉移行為的復雜性和動態多變性,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家庭捆綁”機制的效果還需進行長期跟蹤觀察。

    發文機構: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家庭捆綁”機制代際經濟轉移擠出效應異質性處理效應模型

    分類號: F822.2[經濟管理—財政學]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