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5年第6期13-22,共10頁

    未來中國糧食增產將主要依靠什么?——基于糧食生產“十連增”的分析

    作者:田甜,李隆玲,黃東,武拉平

    摘要:2004-2013年,中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十連增"。本文通過對糧食產量公式的分解得到糧食增產來源于作物單產、播種面積和種植結構調整三方面的因素,并進一步測算了以上三方面因素在"十連增"期間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結果表明,作物單產水平提高對中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最大。為此,本文進一步構建了糧食單產的C-D生產函數模型,分析各種投入、政策、氣候和農戶行為對單產的影響。結果表明,財政支農力度、種子和機械作業是推動糧食單產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時,溫度和降水量對小麥和玉米單產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農戶預期種糧收益對水稻和玉米單產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可見,未來中國糧食單產的提高將日益依賴于優良品種和機械投入,而這些必須有政府農業科研和推廣以及農業機械化方面的政策支持。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糧食產量貢獻率單產影響因素

    分類號: F326.11[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