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文明,羅丹,陳潔,謝顏
摘要:本文基于22個省(區、市)134個村莊1552個水稻種植戶的調查數據,分別從規模效益、產出水平和生產成本三個不同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水稻的適度規模經營問題。研究發現,規模較大的農戶更接近“理性經濟人”假設,水稻規模經營在不同目標導向下存在差異化的適宜標準,現代生產要素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農業勞動力富余現象趨于消減,知識、經驗和技能對水稻生產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水稻種植利潤和產出水平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性。其政策含義在于,應當權衡保障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民收入的政策取向,以不同目標導向產生的交集合理確定適度經營規模,農業勞動力高齡化對水稻生產短期無虞,但從長遠看應振興發展農業教育,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因此,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只能因地制宜探索,“齊步走”將出現方向性錯誤。
發文機構:國務院參事室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關鍵詞:適度規模經營產出水平規模經濟規模報酬水稻
分類號: 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