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4年第2期4-19,共16頁

    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與農戶經濟激勵效應

    作者:趙文,程杰

    摘要:2003年以來中國農產品價格上漲可能反映的是食品短缺點的理論問題。勞動力流出農業后,農業要素稟賦結構變化誘致了生產方式變化。隨著農戶非自有生產要素(機械、化肥等)投入增長加快,產出彈性提高,生產貢獻變大,其對農戶自有生產要素的替代彈性遠大于1,因此在農業收益中的貢獻份額上升;而農戶自有生產要素(土地、勞動)的產出彈性和貢獻份額下降。這導致農戶在農產品價格上漲中分得的收益份額越來越小,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戶務農的經濟激勵不斷降低,農業增產乏力,價格累年循環上漲。

    發文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農產品價格經濟激勵非中性技術進步要素替代彈性食品短缺點

    分類號: F326.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