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3年第7期58-71,共14頁

    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減貧效應的門檻特征與地區差異——基于面板平滑轉換模型的分析

    作者:蘇靜,胡宗義,唐李偉,肖攀

    摘要: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轉換模型(PSTR)研究了中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減貧效應的門檻特征與地區差異。研究結果表明,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對農村貧困發生率、貧困深度和貧困強度都存在非線性影響,其發生門檻轉換的位置水平分別為0.309、0.312和0.575。在跨過門檻值之后,衣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對農村貧困發生率和貧困深度的影響由促進轉變為抑制,并且抑制效應隨著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漸增強。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對貧困強度的影響始終表現為抑制,跨過門檻值之后,其促進農村貧困強度降低的速度明顯提升。中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減貧效應地區差異顯著,在東部沿海和經濟相對發達地區,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的減貧效應更加明顯。

    發文機構: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關鍵詞:農村非正規金融減貧效應門檻特征地區差異PSTR

    分類號: F830.4[經濟管理—金融學]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