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1年第6期72-81,共10頁

    市場化背景下李村的換工與雇工現象分析——兼與祿村之比較

    作者:任守云,葉敬忠

    摘要:農民對勞動力的配置反映了他們在一定社會結構條件下的生存策略。本文以李村農業收獲中的換工和雇工為例對此進行研究。研究發現,雖然換工在李村出現了很久,但在目前李村村民大量外出務工導致農業勞動力短缺及外部對村莊的支持缺乏的背景下,莊稼收獲中的換工更加體現了村民對共同體資源的利用方式,是農民的自助行為;農業市場化的推進及現金在現代社會中的日益重要,致使村民普遍從事以市場為導向的李子生產,造成在收獲期李子生產大戶只能向外村雇工方能滿足客戶運輸農產品的要求。盡量不去雇工反映了村民在農業市場化程度較高情況下的精打細算。與祿村的情況相比,李村村民的生計主要不再取決于農田有無和農田多少,而越來越受到市場的影響,在市場風險面前,村民只有加大“自我開發程度”來尋求自主性。鑒于此,“勞力價值”問題應重新予以關注。建立更利于農民實現其“勞力價值”的制度和市場安排尤為必要。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關鍵詞:市場化農業收獲換工雇工勞力價值

    分類號: F323[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