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10年第9期4-16,共13頁

    發展中大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動因——一個理論模型及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

    作者:歐陽蟯,張杰飛

    摘要:Harris-Todaro模型考慮了城市失業問題,卻否認存在農村剩余勞動力,且不能內生決定城鄉收入差距和勞動力轉移;而新經濟地理模型可內生決定區域間收入差距和勞動力轉移,但未考慮城市失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且其結論缺乏政策含義。本文將二者結合,同時賦予農村剩余勞動力假設,并考慮中國戶籍制度所導致的遷移成本,通過所建立的內生勞動力轉移模型的推演表明:非農產品消費比重提高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根本動因,遷移成本下降將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本文基于中國數據的經驗分析驗證了該結論,由此得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加快以戶籍制度為中心的綜合制度改革等政策啟示。

    發文機構:湖南商學院

    關鍵詞:勞動力轉移動因Harris—Todaro模型新經濟地理模型VAR模型

    分類號: F323.6[經濟管理—產業經濟]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