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07年第5期 52-62,共11頁

    基于農民視角的主要農村公共品供給情況——以山東省11個縣(市)的32個行政村為例

    作者:趙宇,姜海臣

    摘要:本文對山東省11個縣(市)32個行政村的調查表明,主要農村公共品供給質量差已經取代供給數量不足成為農村公共品供給中的首要問題;科技和信息服務、醫療衛生不但是農民最不滿意的農村公共品,也是農民最急需的農村公共品;主要農村準公共品的供給呈現多主體的格局,政府主導或引導、混合供給的模式已經形成。本文認為,應充分發揮農村公共品各供給主體的能動性,在繼續增加供給數量的同時,更要注重改善供給質量,并將有限的資金主要投向農業科技和信息服務、農村醫療衛生領域;完善“一事—議”制度,建立農村公共品“自下而上”的需求表達機制和“上下結合”的供給決策機制,使農村公共品供給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發文機構:山東經濟學院財政金融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農利公共品供給山東省

    分類號: F812.8[經濟管理—財政學]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