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村經濟 · 2006年第8期 17-22,33,共7頁

    財政支農的時變邊際效應與彈性實證分析

    作者:許冰

    摘要:本文利用局部線性非參數核回歸模型,分析財政支農的時變邊際效應及其彈性。研究發現:GDP超萬億元的山東省、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的財政支農產出強度顯著大于全國平均水平.也大于甘肅和云南省。按照財政支農時變邊際效應值大小,可把全國和所研究的地區依次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浙江省和山東省,第二類是廣東省、云南省和江蘇省,第三類是甘肅省。全國平均值處于第二類水平。自1994年后,財政支農時變彈性的全國平均水平已高于廣東省、江蘇省和甘肅省。從財政支農時變彈性角度看,加大對全國特別是對云南省和浙江省的財政支農投入,將有較大的產出效應。財政支農在出現明顯邊際效應后,持續的時間長度大致為6~8年。這些研究結果給財政支農的政策選擇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

    發文機構:浙江工商大學數量經濟研究所

    關鍵詞:財政支農時變邊際效應時變彈性局部線性非參數核回歸

    分類號: F812.45[經濟管理—財政學]S512.1[農業科學—作物學]

    來源期刊
    中國農村經濟

    中國農村經濟

    Chinese Rural Economy
    • CSSCI
    • 北大核心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