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中國大豆進口貿易結構及其變化,以及中國主要大豆進口來源國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關系。研究結果表明,擴張的中國大豆進口市場從先前的由美國獨享變為由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三個國家共享,且巴西和阿根廷大豆...
加入WTO以來,中國大豆進口持續快速增加。大豆進口有效增加了國內農產品供給,減緩了農業對國內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但對國內大豆產業也造戍了過度擠壓,給大豆長期供給安全帶來了潛在風險。中國大豆問題的實質不是...
基于2010年河南省農村住戶調查和農民工監測調查數據,考慮到農戶非農就業和糧食生產決策的同步性,本文通過構建聯立方程模型,系統分析了農戶非農就業與糧食生產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在以河南省為代表的糧食主...
本文基于1990~2010年中國省級農產品虛擬水消費相關數據,將空間效應和習慣效應納入分析框架,構建了動態空間面板STIRPAT模型,從人口、富裕程度、技術以及空間效應和習慣效應五個方面研究了中國農產...
本文在Nerlove模型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種植制度、種植區域等特征,詳細討論了變量和模型的具體設定,利用2005~2007年農戶微觀數據,分析了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種主要糧食作物種植戶、尤其是貧困...
本文通過分析2000年1月~2013年3月期間的中國玉米批發價格,建立基于時間序列分析(SARIMA模型和季節因子分離模型)的組合預測模型,對玉米月度批發價格進行了預測;根據價格波動區間設置相應的警情...
本文利用面板數據模型檢驗了加入WTO后擴大農產品市場開放對中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擴大農產品進口對中國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產生了不利影響;擴大農產品出口對中國...
本文基于全國省級小麥生產面板數據,建立小麥生產超越成本對數函數,著重分析了全國及五個小麥主產區的技術進步及要素需求與替代行為。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小麥生產技術進步是非中性的,具體而言是勞動力節約型、機....
本文利用陜西省榆林市2個縣11個村的農戶調查數據,采用二項分布Logistic回歸模型,實證分析了農戶舍飼選擇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表明:戶主年齡、戶主接受過舍飼養羊技術培訓、家庭年收入、農戶認為舍飼補...
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同中國經濟一樣歷經30年的改革進程,取了非常顯著的成就。本文利用2002~2011年中國31個省(區、市)林業市場化指數,實證分析了林業市場化程度的林業經濟增長效應。實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