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推動“三農”工作的一項戰略舉措。本文初步分析了現階段京郊建設發展的主要問題,提出在新農村建設中,要明確建設發展思路,依據不同的情況確定不同的新農村...
本文以農業踏車理論為基礎,根據農業科技投入引起農業技術進步,進而產生價格效應和分配效應的邏輯關系,對中國農業科技投入的效應進行了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檢驗結果表明,提高政府農業科技投入不能從整體上使農民...
本文通過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場外來勞動力情況的調查,對影響外省農村勞動力遷移入兵團農場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影響農民工遷移入兵團農場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因素、原居住地的生活壓力因素、農民工的個...
中部傳統農區新農村建設相對于東部、西部地區而言具有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工業化水平較低,建設起點低于工業化水平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另一方面,由于肩負著保障全國糧食安全的重任,中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任務的艱巨...
在大量收集整理相關統計數據和連續追蹤調查的基礎上,本文對農民工供求總量進行了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近10年來,中國持續存在農民工總供給減少和總需求增加的趨勢;供給減少的驅力和需求增加的拉力正在導致中...
本文從生命周期的角度估算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民工的收支,分析了影響這類民工進城定居或回鄉的若干重要因素,同時,分析了民工決策對民工供給的影響。本文指出:第一,年收入、預期工作年限和房價是影響民工家庭進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于2000年7月由原西北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西北林學院經濟管理系,陜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三個教學、研究機構合并組建,其前身為1936年組建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農...
本文通過對城鎮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分析,認為隨著中國人口轉變的快速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正成為城鎮勞動力供給的主要來源;同時,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城鎮部門對農村勞動力的需求激增,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工資...
本文利用1978~2003年北京市農村居民資產數據,在描述資產總量和結構變動的基礎上,著重考察了農村居民儲蓄與投資之間的相關關系,通過采取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建立誤差修正模型,結果顯示,兩者在長期存...
為了改變目前占中國人口70%的農民基本沒有老年社會保障的現狀,根據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驗,本文提出了建立一個覆蓋全國農村的最低社會養老金制度的構想。該構想不要求受益人付費,開始時養老金額要低,并考慮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