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對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接受程度和可能反應,是未來中國設計農業環境政策時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本文利用陜西眉縣189戶農戶的實地調查數據,基于選擇模型法,分析了農戶對于技術支持、價格補貼和尾水標準...
本文在蘇州市選取714個樣本,通過問卷調查方法,對發達地區農民的環境意識進行了分析。分析發現,村民的環境知識掌握程度、環境態度的積極程度、環境行為的自覺程度三者之間不總是一致的。環境知識掌握程度較差的...
本文采用聯合國統計署貿易數據庫的分類數據,根據中國出口茶葉的類別和包裝,分析中國不同茶葉的出口單價、國際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結果表明,現階段中國出口茶葉產品中,大包裝綠茶相...
中國加入WTO后,林產品出口快速增長;而在金融危機發生后,其出口增長幾乎處于停滯狀態。本文在提出修正的恒定市場份額模型的基礎上,運用該模型分析了1997-2008年中國林產品出口的變化情況、原因和內在...
本文基于邊際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平滑調整假說(SAH),運用貿易調整空間(TAS)模型和產業內貿易度量指數(S指數)等分析方法,利用1994~2007年的統計數據,對加入WTO前后中國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的調...
本文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實證分析了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農產品進口價格和國內價格的傳遞效應。結果表明:匯率變動對中國農產品進口價格的傳遞較完全,人民幣升值將顯著壓低...
農村發展研究專項基金是由著名經濟學家杜潤生提議并經民政部批準設立的社會公益性基金。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為杜潤生。...
2009年,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取得的成績比年初預期的要好,具體表現為:糧食生產情況比預期好,農民增收比預期好,農民工就業狀況比預期好,農村民生的改善比預期好,農村改革的進展比預期好。中央根據這幾年特別...
本文運用二級固定替代彈性(CES)生產函數,對菲律賓1970-2005年期間農業生產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以考察其農業技術變革偏向。研究表明:在農用機械和勞動的相互替代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2009年11月6~8日,“‘兩型農村’與生態農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國農業現代化比較國際研討會”在正在創建“兩型社會”的湖南省長沙市召開。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和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