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海波,呂開宇
摘要:2020年后,我國反貧困事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貧困話語亟需因勢而變,戰略走向也備受國內頂層設計者、學界研究者兩類主體的高度關注。研究發現:2020年后,由于我國整體貧困語境會有所變化,需要適時將“扶貧”切換成“反貧困”新話語。從兩類主體的現實“聲音”來看,頂層設計者高度重視2020年后反貧困戰略思路系統研究謀劃,聚焦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戰略統籌銜接,關注返貧和相對貧困、多維貧困、城鄉貧困;在機制設計上,正在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謀劃調整貧困標準,規劃具體實施路徑。學界研究者“聲音”主要關注的焦點是2020年后反貧困形勢變化與戰略調整;爭論的核心是未來貧困空間形態是否發生變化、貧困線劃定與否和具體方法及反貧困政策是否需要過渡期。由此可見,頂層謀劃是政策方向、學界探討是理論基礎,兩種“聲音”相互呼應、支撐與依賴,但也各有側重、存在差異與矛盾之處。值得關注的是,基層干群們作為反貧困事業的主體,他們對政策的期盼是現實需求,然而,在現實中卻“集體失語”。未來,在謀劃與制定2020年后反貧困戰略時要重點關注不同主體的“聲音”。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關鍵詞:2020年后反貧困戰略貧困話語相對貧困城鄉貧困After 2020Anti-poverty strategyPoverty discourseRelative povertyUrban and rural poverty
分類號: F3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