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中原
摘要: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是脫貧攻堅的“第一顆扣子”,也是“扶真貧、真扶貧”的根本要義所在。貧困識別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學、識別的過程是否規范、識別的結果是否準確是決定整個扶貧工作能否成功的關鍵,同時影響到扶貧的社會評價和政治效果。新時期的脫貧攻堅探索出一套“頂層設計與調試性執行相結合”的精準識貧制度。一方面,通過頂層設計確立全國統一的識別標準、程序、規模、時間,并依托“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責任機制將識別任務分解實施。另一方面,在空間維度上,各地在貧困識別的程序安排、工作方法、否決政策和操作機制等方面因地創變,推動了頂層設計的有效落地。在時間維度上,對識別標準、程序、規模、工作重心、關注對象等進行逐年調試,確保了貧困識別的“動態精準”。通過構建“頂層設計與調試性執行相結合”的貧困人口識別模式,新時期的精準扶貧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實現對全國貧困人口分布狀況和致貧原因的精準把握,為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是貧困治理中國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文機構: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關鍵詞:精準扶貧精準識別頂層設計政策調試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Precision-based poverty identificationTop-level designPolicy adaptation
分類號: F32[經濟管理—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