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根達來
摘要:理解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把握鄉村發展的未來方向,是鄉村社會研究或農村社會學的核心問題。早在20世紀40年代,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提出:"從基層看上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1]6。由此將中國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概括為"鄉土社會",即"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也就是滕尼斯所說的"共同體",或不同于"法理社會"的"禮俗社會"[1]9。鄉土中國一直是理解和分析中國鄉村社會的重要理論工具和視角,而且也成為農村社會學研究的范式之一。
發文機構: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
關鍵詞:中國鄉村社會農村社會學《鄉土中國》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滕尼斯法理社會未來方向
分類號: G63[文化科學—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