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小溪,戰洋
摘要:災害預警是當前世界各國為減災而做出的至關重要的有備能力建設。災害預警也必須考慮到導致公眾產生恐慌行為的可能性。在移動信息技術飽和性擴張條件下,政府災害預警或其他災害信息發布,可能導致社會輿情涌動,甚至群體恐慌,這已成為國內應急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性。然而,國外的災害社會學研究,長期存在較強的共識,即災害當中的恐慌是罕見現象,對恐慌的過度關注是由于缺少實證根據的“恐慌神話”,盡管在國外媒體的災害報道中“恐慌”也是關鍵詞。本研究重點考察美國導彈空襲誤警、日本地震誤警、尼泊爾潰壩危機和美國埃博拉傳播期間歧視風潮四個案例,發現:由預警信息(特別是虛驚預警)所引發的恐慌行為并不罕見,但媒體以“恐慌”來稱謂災害預警下的所有公眾響應,導致“恐慌”過于普遍,也不符合事實。文章建議應澄清“群體恐慌”的含義,以便為中國特色的問題性服務。
發文機構:中國農業大學人文發展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系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應用社會科學系
關鍵詞:災害預警群體恐慌災害社會學Disaster warningsMass panicDisaster research
分類號: F83[經濟管理—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