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物經濟學 · 2019年第6期18-22,共5頁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干細胞動員采集現狀和疾病負擔調查

    作者:韓屹,張天翔,姚星星,柳麗,劉衛平

    摘要: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的干細胞動員采集現狀和疾病負擔。方法采用定量調研問卷對國內8個城市共20名資深臨床醫師進行了面對面訪談。調研問卷的主要內容包括收治患者的狀況、干細胞動員采集成功率、治療費用等。結果單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化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M+G-CSF)是目前常用的兩種動員方法。首次動員中,單用G-CSF和CM+G-CSF動員方案的干細胞采集前的平均動員時間分別為5.33 d和7.43 d,采集時間分別為4.44 d和5.68 d,動員成功率分別為45.56%和62.43%,動員總費用分別為33 319元和46 589元。首次動員失敗后,61.5%患者選擇二次動員,其中單用G-CSF和CM+G-CSF動員方案的干細胞采集前平均動員時間分別為5.67 d和6.54 d,采集時間分別為5.91 d和4.98 d,動員成功率分別為46.50%和50.00%,動員總費用分別為39 897元和41 686元。首次動員失敗后,38.5%患者選擇包括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異基因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和挽救療法,其平均費用分別為(244 000.00±19 089.82)元、(178 975.00±19 768.41)元和(79 400.00±15 449.14)元。結論目前NHL患者單用G-CSF方案和CM+G-CSF方案進行干細胞動員采集的成功率均偏低,增加了患者的疾病經濟負擔和醫療資源的使用,因此亟待更為有效的干細胞動員采集策略。

    發文機構:中山大學醫藥經濟研究所 WPP Health 賽諾菲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暨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淋巴瘤科、惡性腫瘤發病機制及轉化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非霍奇金淋巴瘤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動員疾病負擔Non-Hodgkin’s lymphoma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MobilizationDisease burden

    分類號: R733.1[醫藥衛生—腫瘤][醫藥衛生—臨床醫學]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