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物經濟學 · 2019年第4期23-29,共7頁

    葛酮通絡膠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經濟學評價

    作者:孟淑輝,宮彤林,歐陽漢霖,李先鑫,秦健,李曉亮

    摘要:目的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方法對葛酮通絡膠囊與銀杏葉滴丸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的經濟學優劣進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隊列研究方法,在全國10家目標醫院中選擇臨床實際治療自然形成的葛酮通絡膠囊治療隊列288例,銀杏葉滴丸治療隊列152例。采用Rankin修訂量表評分(m RS)、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arthel指數)、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IHSS)為效果指標,質量調整生命年(QALYs)為效用指標,進行分析。結果與銀杏葉滴丸相比,葛酮通絡膠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效果更好,在殘障率降低、NIHSS評分減少方面,葛酮通絡膠囊治療隊列均優于銀杏葉滴丸治療隊列,顯著降低殘障率(16.32%vs. 12.50%),降低NIHSS評分(7.71 vs. 6.44分);且更多地提高患者獨立及輕度依賴的比例(17.01%vs. 11.84%)。雖然90 d的恢復期治療中葛酮通絡膠囊隊列人均成本高于銀杏葉滴丸隊列(ΔC=171.2元),但m RS≤2比例升高、NHISS評分降低和Barthel指數≥75分比例提高的ICER分別只有44.8、234.5和33.1元。ICUR為80 759.4元/QALYs,低于3倍的我國GDP。結論在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治療中,葛酮通絡膠囊相比于銀杏葉滴丸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用優勢。

    發文機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安徽九方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關鍵詞:葛酮通絡膠囊缺血性腦中風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藥物經濟學評價Getong Tongluo Capsule(葛酮通絡膠囊)Ischemic stroke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ost-utility analysis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

    分類號: R956[醫藥衛生—藥學]R743.3

    注:學術社僅提供期刊論文索引,查看正文請前往相應的收錄平臺查閱
    相關文章
    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