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憲中,茅藝偉,喬友林,陳文
摘要:目的從衛生經濟學角度對政府組織的宮頸癌公共篩查項目應用不同的策略進行評估,比較各種策略的篩查效果和疾病管理成本,為優選篩查策略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建立Markov模型,模擬在1000 000人群中對30~65歲的婦女開展兩輪宮頸癌篩查,從政府角度計算不同策略的成本和效果。共納入五種篩查策略,包括單純細胞學檢測初篩策略、細胞學初篩結合CINtec PLUS分流策略、HPV檢測初篩結合細胞學分流策略、HPV檢測并16/18基因分型初篩結合細胞學分流策略以及HPV檢測并16/18分型初篩結合CINtec PLUS分流策略。結果在細胞學檢測初篩的一組篩查策略中,加入分流方案CINtecPLUS檢測,可以發現更多CIN2及以上的病變,每發現1例病變平均所需的費用更少,同時可以減少宮頸癌年發病數及死亡數。在HPV檢測初篩的一組篩查策略中,進行HPV16/18分型能夠發現更多CIN2及以上病變,每發現1例病變平均所需的費用更少,同時可以降低宮頸癌的年發病數和死亡數;進一步加入分流方案CINtec PLUS檢測,可以發現最多CIN2及以上病變,每發現1例病變平均所需的費用最少,并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宮頸癌的年發病數及死亡數。結論通常情況下,HPV初篩相對細胞學初篩,可延長篩查間隔,在小幅降低疾病管理年總費用的同時大幅提高了篩查效果;在總預算可承受的范圍內,HPV檢測并16/18分型初篩結合CINtec PLUS分流方案的宮頸癌篩查效果最好,為最佳方案。
發文機構: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關鍵詞:宮頸癌篩查CINtecPLUSHPV16/18分型經濟學評價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CINtec PLUSHPV 16/18 genotypingEconomic evaluation
分類號: R737.33[醫藥衛生—腫瘤][醫藥衛生—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