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建華,楊華,黃文東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近兩年由中藥制劑導致的不良反應類型及原因,為探討中藥制劑用藥管理提供策略,減少不良反應(ADR)的發生。方法隨機抽取統計2015—2017年期間78例某院門診及住院部上報的中藥制劑發生的ADR案例,回顧性分析中藥制劑引起ADR的相關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給藥方式、中藥劑型、ADR影響的器官或系統。結果通過分析78例ADR報告發現,女性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例(56.41%)大于男性(43.59%),61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居多,占41.03%。靜脈滴注的給藥方式占主要比例。不良反應發生時間主要為給藥后1 h內,比例為83.33%,與其他時段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制劑不良反應主要累及皮膚及其附件的比例最大,為35.90%,消化系統排在第二位,占14.10%,其ADR發生率明顯高于循環系統以及呼吸系統,差異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某院中藥制劑ADR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患者年齡、性別、藥物劑型以及使用藥物途徑不當等,應重視ADR的監控和管理,合理使用中藥制劑,以提高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發文機構:茂名市人民醫院藥劑科
關鍵詞:中藥制劑不良反應分析
分類號: R725.631[醫藥衛生—兒科][醫藥衛生—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