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高鎮,揚大浩,衣晨,吳保泉,曾繁芳,趙洪磊
摘要:目的觀察高強度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內膜增生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治療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117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59例和研究組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規范的冠心病二級預防方案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20 mg治療,1次/d;研究組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40 mg治療,1次/d。記錄患者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即刻及6~9個月后復查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內超聲,觀察支架內的最小冠狀動脈血管直徑、內膜增生面積等,并檢測患者支架植入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結果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心臟不良事件和再次支架植入術。研究組有112處病變植入支架,對照組有91處病變植入支架,且均完成冠狀動脈造影和血管內超聲隨訪。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支架內晚期管腔丟失[(0.18±0.29)mm比(0.33±0.71)mm]和節段內晚期管腔丟失[(0.17±0.04)mm比(0.39±0.43)mm]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研究組的冠狀動脈支架內平均內膜增生面積與對照組[(0.4±0.6)mm2比(1.3±1.3)mm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術后基質金屬蛋白酶-1、基質金屬蛋白酶-9、超敏C反應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較術前均明顯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但研究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為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結論 40 mg阿托伐他汀可顯著抑制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炎性反應,有效減少內膜增生,減少支架內管腔丟失,從而降低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率。
發文機構:廣東省深圳市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心內科 深圳市孫逸仙心血管醫院內科
關鍵詞:高強度他汀晚期管腔丟失血管內超聲炎性因子High Intensity StatinLate Lumen LossIvusInflammatory Factors
分類號: R654.2[醫藥衛生—臨床醫學][醫藥衛生—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