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瓊花
摘要:目的探討上消化道胃腸道間質瘤(GIST)的內鏡、病理及免疫組化特征。方法選取廣東省南雄市人民醫院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GIST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內鏡、病理及免疫組化特征。結果內鏡檢出率92.7%(89/96),胃鏡下黏膜光整占39.6%(38/96),黏膜糜爛或潰瘍占53.1%(51/96);96例GIST患者瘤體直徑為1.5~20.0 cm,主要由梭形細胞或上皮樣細胞或兩種細胞混合組成腫瘤細胞;GIST發生于胃部67例(70.0%)、小腸16例(16.6%)、食管6例(6.2%)、胃腸外7例(7.2%);胃和食管間質瘤為極低度、低度、中度及高度風險性腫瘤的概率相同,小腸間質瘤多為中度風險性腫瘤和高度風險性腫瘤,消化道外間質瘤多為高度風險性腫瘤;96例GIST患者中CD117陽性86例(89.6%)、CD34陽性64例(66.7%)、SMA陽性16例(16.7%)、S-100陽性8例(8.3%),故GIST以CD117、CD34為高表達,SMA、S-100為低表達。結論上消化道GIST內鏡下表現多樣,瘤變主要發生于胃部,CD117、CD34等指標具有較高診斷價值,臨床診斷還需結合腫瘤風險性、組織學特征等因素。
發文機構:廣東省南雄市人民醫院
關鍵詞:上消化道胃腸道間質瘤內鏡免疫組化
分類號: R735[醫藥衛生—腫瘤][醫藥衛生—臨床醫學]